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二章 命运,在轻描淡写间被决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然后,那个战士过来帮李兆伟拎着包,他们三个人离开了办公室。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少尉排长领着个战士来到了办公室。

    魏干事告诉他,“把这个新毕业排长领回去,分到榴炮二连。”

    在路上,杨文斌和那个排长攀谈起来。

    原来,他是营部的排长,也姓杨。

    营长教导员去开会啦,他代表营里来接的杨文斌。

    到了营部之后,营长,教导员还没有回来。

    杨排长打电话请示了他们之后,又通知榴炮二连来两名干部和战士,接杨文斌。

    过了一会儿,一个瘦长的中尉军官,带着两名战士来到了营部。

    他向杨文斌自我介绍说,他是榴炮二连的副政治指导员,叫周春阳。

    然后,周春阳和两个战士一起,帮他拿着行李,回到了连队。

    榴炮二连和炮兵营部,就在前后楼,走了几步就到了。

    杨文斌,感到营区绿化的非常好,楼与楼之间有绿色的草坪。

    榴炮二连位于前一栋楼的中间楼门。

    这是一幢三层小楼,分别有三个楼门,驻着三个连队。

    周副政治指导员,将他领到了二楼连部。

    连长也去开会啦,没见上面。

    然后,安排两个战士,将杨文斌的行李。拿到了一楼走廊的尽头,门牌儿上写的是“一班”。

    杨文斌,跟着战士,进了一班。

    班里的设置,与448团的宿舍基本一致。

    头顶上,一盏日光灯。靠近窗户,摆着一张办公桌儿。门的两侧,各有两张上下铺。铺上面,铺着绿色的草甸子。

    床下,摆着四个铁柜子。

    八个人的房间,现在有四张床铺空着。

    那个战士,在在靠近门口的下铺位置,将杨文斌的行李放在了那里。

    其他战士,也没在屋,估计也都去训练了。

    杨文斌,自己动手,解开了行李,将褥子铺在床上,然后铺上床单,再将被子,叠成豆腐块。按照班里其它行李的摆放方向,将被子放好。

    过了十来分钟,外面传来了嘹亮的歌声,训练的战士们回来啦。

    随着解散的口令。噔噔噔噔噔……,脚步声响起,从外面回来了四个人。

    杨文斌赶紧自我介绍说,自己是新来的排长。

    没说几句话,副政治指导员叫通讯员下来,把杨文斌叫到连部,把他向连长、排长、技术员做了介绍。

    连长姓张,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

    他热情的握了握杨文斌的手,以示欢迎。

    杨文斌,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姓名、家乡,以及自己所学的专业的毕业院校、专业。

    连长说,老指导员转业了,新的指导员,还没有配备。

    连队目前的干部,就是连长、副政治指导员、排长、技术员四个人。还有一名排长休假了。

    然后说,“现在是训练预备期,老兵正在进行队列训练,新兵正在入营训练。连队事情还不太多。你呢,要抓紧时间熟悉情况。”

    “嘀……”随着一声长哨响起,值班班长喊,“开饭!”

    然后各班,在班长或者副班长的带领下,在楼前集合整队,然后伴着口号,迈着齐步,向饭堂走去。

    饭前一首歌之后,连长走到队伍前,讲了几句话。

    他说,“咱们连队,又来了一名排长,希望,咱们所有同志,能够积极配合排长工作,把各项工作有序抓好。”

    然后,队伍带上了二楼,准备开饭。

    447团的饭堂格局跟448团的结构一样。

    里面摆了十来张桌子,每张桌子边上有条形椅子,能坐十人。

    靠近门的左侧的,靠窗户的第一张桌子边,坐着连长、副指导员、技术员。

    而新兵,则坐在里侧的四五张桌子边。

    老兵,坐在靠窗户的几张桌子边,在连部的边上。

    杨文斌,跟着本排的队伍。坐在阳面左侧的第二张桌子跟前。

    这时小值日,已经打完了饭。

    连值班员一声“开饭!”

    饭堂里响起了碗筷的声音,开饭了。

    午饭,主食是米饭。

    菜,每桌盛了两盘。

    一盘儿,是水煮豆腐,另一盘儿,是炖鸡肉。

    饭桌的中间,有四五个玻璃瓶子。

    里面分别装的是,醋、酱油、辣椒面儿、味精,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什么调料。

    一边往嘴里扒拉饭,一边想,

    “自己分到榴炮二连,如果没有意外,三排长的位置便非我莫属了。

    大学学的是历史,不对口;陆院训的是摩步排长,还是不对口。当炮兵排长,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尽管角色是排长,自己仍该象新兵一样,不耻下问,孜孜不倦,一点一滴地从头学起,这样才能尽快适应角色转换,走好军旅第一关——基层带兵关。

    前方的路可能很长。如何由外行转为内行,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是发展的基础。如果永远不能成为行家里手,只是一个门外汉的话,那么自己的热血青春只会在这里无声无息地逝去。

    杨文斌不甘心于平庸,尽管他很平凡。吃得苦中苦,才有甜上甜,他信誓旦旦地说,要混出个名堂来,三年之内。”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